主要是告诫“法家酷吏”
@王涑袭看世界: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如果领导干部制定的规则,让“水太清了”,鱼就没有了食物,也就没有几个工作人员愿意做这种工作,造成了“水至清则无鱼”。
如果领导干部“对别人要求的太严厉了”,就很少有几个伙伴,愿意跟随着“领导干部”进行工作,显得“领导干部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这句话,本质上是用来劝说一些“清廉酷吏”。劝说他们“融通”一些,别搞得自己“太清高”,最后竟然成了“孤家寡人”。
商鞅变法,让秦国富强,累世2000多年以来,商鞅的功绩,无人可以比拟。但商鞅本质上,是个“酷吏”,对人、对事,都要求太高。
所以,商鞅犯了“人至察则无徒”这一条天律,曾经被商鞅治罪的太子,后来继位的秦惠文王,上任后,立马把商鞅五马分尸。
水至清则无鱼,领导干部对“属下要求过高”,会变成“酷吏”,很少有人会愿意追随这种领导干部,做事干操心,没什么个人收益。
但如果领导干部走到了另一个反面,“让水全部变成了油水”,又变成了另一种怪相,就是“水浅王八多,庙小妖风大”。
事情虽然小,但里面纠缠着利益,会造成工作人员“鱼龙混杂”,邪恶人员掺杂在里面,为了它们自己的利益“欺上瞒下”,最后往往造成领导干部自己,都控制不住场面。
腐败的人,无非是图一点“实际的财物”,这种志向与向往,其实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在“反腐败的大环境”之下,这种人也不敢“过于夸张的腐败”。
而且,腐败的人一旦被领导抓住把柄,就会乖乖的听话听命,所以用这种人,也非常容易管理治理。
@啥都会的张老师:
人们都有缺点和短板。过于挑剔或批判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理解、接纳并尊重他人的价值和贡献。
这句谚语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寻求平衡和适度,既要有标准,也要有宽容,这样才能建立更和谐、更有成效的关系和环境。
@黄河边儿:
之前在日本忍野看到的鱼,水清鱼肥。当然,这都是人工投喂的结果。
自然界中至清的水,往往存在于高山湖泊或高海拔的冰川附近,自然也无鱼。
自然界里如果水太清,说明缺少各种微生物,泥沙,有机质等等……
虽然看似这些东西“不卫生”,但对于整个水体内的食物链来说,这些“悬浮颗粒”或者“浑浊物”很重要。
因为,他们为水中的各种浮游生物提供养料,进而供给小虾小鱼。
如果水太清没有这些东西,那么整个食物链最低端是缺失的,自然也就不会有鱼。
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会分解有机物,同时又释放了二氧化碳、氨、磷等物质,这些营养元素可以供给给水生植物如藻类,最终支撑起水体内的食物链。
另外,水中杂质物理上可以对光产生散射,光线穿透弱,也不利于鸟类等捕食者捕捉,太清的水鱼在捕食者面前也没有藏身之处。
再者,除了食物链以外,还有溶解氧的问题,如果水太清,浮游藻类和水生植物很少,光合作用不足,水中溶解氧也就不足。
而且,太清的水意味着没有参与到生态循环中,所以自然缺少流动性也少扰动,空气中的氧气也难以溶解,这也不利于鱼类长期存活。
综上,水至清,则水中缺吃,缺氧,故无鱼。就算有鱼了,也缺遮掩,很容易被捕食者捕捉。
@宁静之雨:
你不能跟古代人讲现代科学,他们提出这句话,依托的是自己对生态的认知,水里很干净,没有藻类,就没有食物,鱼生存不了。
@过红尘:
养过鱼的都知道,养鱼就是养水。
水里要有氧气,要有微生物和水藻,不能有很多硝酸盐之类的成分等等。
弄个大鱼缸养鱼,要折腾过滤器,培养硝化细菌等等。
在大自然里什么都没有的纯水,鱼会饿死。
@柠檬螃小蟹:
对于钓鱼佬来说并不相信这话,更愿意相信潭中鱼有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钓鱼佬的眼里有水就有鱼,钓不到只是自己技术问题!
@王宝来:
这是我在里斯本的海岸边拍到的,当时觉得这么多鱼随手拍了几张,然后继续沿着海岸走,再没看到这么多鱼,觉得好奇怪。
最后又折返回来才搞明白,原来这里是旁边居民区的生活污水排污口,水质也比较浑浊,还有点臭味。
人类的大小便,生活有机垃圾,对于许多动物而言其实是饕餮盛宴,富含各种有机物和矿物质。
有的地方水质极好的我也去过,从游船的船底观景窗向下可以看到十几米的海底,本来期待看到海龟神什么的,但其实连一条鱼都没有。
鱼是要吃饭的,极致清澈的海水对于鱼而言,就像荒芜的沙漠对于人一样。
@HJ·X:
在野外看到的没有鱼虾的洁净水体,通常能发现一些半水生的植物、挺水植物,水边的各种亲水虫类也不缺,就是单纯没有鱼虾。
无鱼且过于洁净的水体,通常属于河流水源区的最远源端,是直接通过收集降水(或融水)形成,即自然蒸馏水没有经过过多矿物质和生态系统淘洗而直接形成的。
这样的地区有两个特点:
- 水流太小,水体多分散成多个小塘,而且容易发生季节性干涸或季节性彻底冰冻,这就让它很难保持长期生存的鱼类种群;
- 这些地区往往是山区,水流落差比较大,导致下游鱼群很难溯源入驻。
提问物理意义,就两个吧,一是源头来自雨水-雨水来自蒸馏纯化,二是大落差小流量隔绝鱼群迁徙。
典型的逻辑谬误
@查理:
“类比谬误”,为什么水至清则无鱼,就能说明官场绝对清廉就无法运作呢?
要反驳也很容易,用同样的方法就是了:“一粒老鼠屎糟蹋一锅粥”
@从不看视频:
先画靶子后射箭的废话。
如果你把鱼和鱼的排泄物视为杂质,那么有鱼的水就不可能“至清”。
所以水要想“至清”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能有鱼,“至清”的水里面当然就不会有鱼了。
这不是废话嘛?
@兎稲:
基本上和你不养狗所以你是gay一样,就是古代文人为了让自己论断可信,而随便抓来的不可靠论据,核心特征就是模型过于精简,参数很少甚至就是只有一个参数。
至于这无鱼的原因是因为这地方有毒,还是大早上起来水太凉导致鱼不愿意来,那是没兴趣探究的。
甚至有可能这个水清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鱼来搅拌底泥导致的,那也是不知道的,主打一个单一归因/因果倒置/强加因果。
像极了某些憋不出论文的学生/研究人员。
@道可道:
鱼生活在水里,但不是只喝水就能活着的,水里啥也没有鱼就会饿死。
人生活在空气里,但不是靠呼吸就能活着的,必须有饭吃,否则也会饿死。
但拿水至清则无鱼来比喻社会,是一些人给自己找的腐败借口。
在缺乏公开透明、监督奖惩机制的社会里,必然腐败,必然严重腐败,并因为腐败最后导致整个社会极为不公、贫富分化,进入王朝更替、历史轮回。
众多周知,美帝很烂,有网友怂恿被剥削压迫的美国人造反,结果对方回复说不知该反谁,不知去造谁的反。
因为严格来说,美国没有政府,没有固定的确切的统治者,每四年一选一换,不用你反,他们自己就下台了。
而官僚体系,公务员工资待遇基本是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他们并没有多少优势和特殊利益,并不怎么留恋和珍惜,你今天去反他,他明天就辞职,把位置让给你。
你说你去反谁?这些官吏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职位,因为他们没有特殊利益可以留恋,也不在乎你反不反。
给美国人指一条明路:通过抗议和立法,大幅修正和完善选举和监督体系,使吏治更加高效而清明。只能如此了,再也想不出其它办法。
而在公开或私下宣扬水至清则无鱼的社会里,就截然不同了。
人人想当公务员,更想做官,因为有巨大的好处和利益。
这些官吏非常珍视自己的权力与利益,绝不会愿意轻易放弃,他们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官职和岗位。
所以你可以去反他们,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对付你。先是努力安抚你满足你,然后是压制你打击你,最后是定你寻衅滋事……
你简单反一反管用,会多少争取到自己一些权益,但如果你过分了,那就……
@大地之瞳:
统治效率越高,民众越拥戴,统治集团能够从统治中攫取的物质利益就越少。
统治集团从统治中攫取的物质利益越多,统治效果越差,被统治的民众越不满。
最终统治集团彻底成为民众的对立面,并在民众的怒火中崩塌瓦解,就造成了“历史周期率”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