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的艾扎克曼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对中国传统医学非常感兴趣,热衷于实践针灸、按摩及草药治疗。
2005年从大学的中医学专业毕业后,艾扎克曼与合作伙伴奥利弗·莱昂耐迪开设了一家穴位针灸诊所,诊疗水平很成功,通过网络和创新型营销,两人开始拥有稳定的客流。
当地对替代疗法的热情很高,生意发展起来了,但是开销极大:他们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租了一栋大房子,雇了助手管理办公室,负责病人的预约,又请了一名医师,还招了一个打杂的员工。
“当时我们的业绩每年都以35%~50%的速度增长,”艾扎克曼回忆道,“增长掩盖了很多缺失。我们没有成本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分管理层级。很快事实便证明,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经营企业。”
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有家咨询公司,商业教练凯西·迈克斯纳也是艾扎克曼的病人,她伸出了援手。迈克斯纳集团帮助企业确定增长战略,改进销售策略,曾有大客户通过与迈克斯纳的合作,为公司增加了2100万美元的年收入。
迈克斯纳和不同领域的大小客户合作多年,这种经历帮助她看得更远,能发现风险所在。她经常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问题,让客户自己得出解决方案,进行尝试,得到反馈,然后再实践有用的部分。她假设了各种困难,让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更准确地反映出客户会在市场上遭遇什么问题。
迈克斯纳把帮助客户发掘问题症结,找到其根源,生成解决方案,并在方案实施前预演可能的后果,当作自己的任务。“如果直接把解决方案交给客户,他们就不需要知道方案从何而来。如果客户能自己得出解决方案,他们又会一条道走到黑。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向左还是向右,是我们要讨论的选择。”
“穴位针灸”公司业务增长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管理系统能应付的程度,“没有管理的增长很可怕,”她说,“你跳过了头,就要摔跟头。”她提出了很多问题,很快就让艾扎克曼与莱昂耐迪开始考虑,自己的机制有什么漏洞,之后三人又安排了一项频繁的培训计划。
艾扎克曼与莱昂耐迪最终学会了如何从临床实践着手,建立扎实的业务管理基础。他们找出了诊所的组织架构中缺失的要素:操作规程、职位描述、财务目标,以及衡量医师表现的指标。
每个生意都为两位主人服务:一个是顾客,另一个是利润。艾扎克曼反思了他们的学习曲线,说道:“我们的医师不能只知道传统中医,还要懂得如何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确立一种关系,懂得指导病人了解自己的保险范围。让顾客满意是最要紧的事情,但也要想到付账单的是我们自己。”
迈克斯纳通过提问发现思路中的缺陷,加深两人对所需工具与行为的理解,让他们依靠这些工具和行为成为追求效率的经理人,以及员工的带头人。
他们设计了一套系统来统计诊所的各项指标,例如病人就诊的次数、病人流失的比例,以及推荐诊所的消息源。他们学到了如何才能确保自己从保险公司拿到应得的款额,把这部分报销收入从人均30美分提高到了1美元。他们起草了一份统一的规范,或称模板,以便医师在接待新病人时遵守。他们还同员工互换角色,进行交流。
给诊所打下稳固基础的关键是,艾扎克曼本人成了一名高效的教练和同事的教师。“我们不是仅靠直觉。”他说。在初诊一名病人时,医师要遵守的新规范可以帮助他们明确,是什么吸引病人前来就诊,哪些疗法可能有效,如何用病人可以理解的词语介绍这些疗法,如何与之商量诊疗费用与保险报销,以及如何向病人推荐一种治疗方案。
“医师要参加角色扮演:你现在是病人,而我是医师。我们会发现问题,找到目标,然后练习如何回复病人,最后在病人和诊所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再互换角色。我们会把整个角色扮演的过程记录下来,倾听中间的差异:你是如何回复病人的,而我又是怎么做的。”
穴位针灸诊所已经迎来了8岁生日,员工包括4名医师、2名杂工与1名兼职员工。他们马上要招聘新医师,而且打算开第二家诊所。通过下功夫让自己成为学生兼教师这种方式,艾扎克曼与莱昂耐迪把激情变成了靠谱的事业,在波特兰市开了一家顶级的针灸诊所。
来源:
《认知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