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运动员接触这一领域的缘由各不相同,2012年美国记忆锦标赛冠军得主尼尔森·戴利斯,就是在祖母死于阿尔茨海默病后参与这项运动的。尼尔森目睹了病魔侵袭祖母的全过程:她的记忆力每况愈下,直到失去最后一点儿认知能力。虽然尼尔森当时只有20多岁,但他担心自己也会遭遇这种不幸,于是开始寻找应对的办法。他发现了智力运动,希望能通过强化记忆力的方式躲过病魔的袭扰。
尼尔森是一名出色的记忆力运动员,还成立了一个名叫“记忆登顶”的基金会,筹集资金并号召人们关注阿尔茨海默病这种可怕的疾病。尼尔森也会参加登山运动(曾两次接近珠穆朗玛峰顶峰),这就是基金会名字的由来。
如今,参加记忆比赛的人们,可以从前人那里获取经验。他们辨别最优秀的从业人员,然后确定是什么使这些人如此优异,并发展一些训练的方法,以便他们自己也能练就同样的本领。
在他们看来,辨别最优秀的从业人员并不难,因为最终归结为谁能记住最多的数字。当参赛者找不到导师帮助来设计训练课程时,他们能从以前的专家那里获得建议,那些专家的事迹,要么可从书上找到,要么可从媒体的采访中获得。
詹姆斯·帕特森是一个30多岁干劲十足的威尔士人,他对助记手段以及记忆比赛有着说不清的痴迷。助记手段有多种形式,是帮助人们记住一大段新资料,留下线索以备回忆的心理工具。
詹姆斯第一次听说助记是在大学的一节课上,教师稍稍提到了助记手段的功效。下课之后,他直接跑回家上网搜索,还买了一本与之相关的书。在他看来,如果能学会这些技巧,自己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课业,有更多的时间和朋友相处了。
他开始练习记忆心理学课程的名称与日期、课本引用内容的页码,还练习了社交伎俩,例如在洗牌之后记住出牌的顺序,或是让朋友们随便念数,由他来记住顺序。他花了很多时间巩固这些技巧,逐渐适应了自己的社交圈,在派对中如鱼得水。
帕特森承认,他一开始对助记手段感兴趣,是因为这能给他的学习带来方便。“这算不上什么高尚的动机。”他说。他自学这些技巧是为了偷懒,想在考试的时候轻松记起所有的人名、年代和相关的事件。
詹姆斯以为,自己身怀助记绝技,无须在资料上多费时间和精力便可以轻松搞定考试,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他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概念、关系与基本原理。比如,他知道山峰的存在,但看不到山脉的走向、山谷、河流、植物和动物,只有这些才能填补系统知识中的空白。
2006年,当得知英国剑桥大学要举办一场记忆力大赛时,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在入门组的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赢得了1000欧元的奖金,于是对此越发着迷。
考虑到贸然一试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他当年还参加了在伦敦举办的世界记忆力锦标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2006年,还是新手的帕特森在首次参加世界记忆力锦标赛时获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稍稍胜过美国选手乔舒亚·弗尔(弗尔后来出版的《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讲述了自己使用助记方法的经历)。
帕特森可以在2分钟的时间里把一副牌洗好并记住牌的顺序,而且还能闭着眼睛把顺序背诵出来。如果有1小时的时间,他就可以记住10套或12套牌,把它们分毫不差地背诵出来。
记忆高手可以在30秒或更短的时间里记住1套牌,在1小时里最多可以记住25套牌,所以帕特森和顶尖记忆高手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意志坚决、很有劲头,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技能和记忆工具。“我的妻子说她成了记忆寡妇。”帕特森说。为了记住尽量长的字串,帕特森坚持为数字0~1000建立不同的形象帮助记忆,用1年的时间记牢了这1000个形象。
在记忆力锦标赛的记数环节中,数字被大声地念给参赛者,频率是每秒钟一个数字。帕特森能毫无差错地记住并背出74个数字,通过大量练习,他还能提高。不靠助记工具,大多数人能在工作记忆中保留的数字最多大约是7个,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州内的电话号码被设计成不超过7位数。在本书写作时,记数(记忆广度)的世界纪录是364位(纪录的保持者是德国的约翰内斯·马洛)。
随机写出一串数字:615392611333517,帕特森看过四周摆放的物品,把那一长串数字分成每三个一组,每个三位数都被赋予了一个独特的形象:数字615是太空飞船,392是伦敦地铁的堤岸站,611是莱斯利·尼尔森,333是埃米纳姆,517是“神探可伦坡”。
“我把这台饮水机看成太空飞船,它就要发射了,正好赶上一辆地铁从饮水机下开出来。在饮水机后面的书架里,我看到饶舌歌手埃米纳姆正在拿枪和电影《白头神探》里的莱斯利·尼尔森对射,‘神探可伦坡’则觉得他们太无聊了。”
要想理解这些形象的意义,需要明白帕特森的另一种基础助记手段:对于数字0~9,帕特森有10个语音与每个关联。数字6的发音就是“Sheh”或“Jeh”的发音,1就是“Tuh”或“Duh”的发音,5念起来则是“L”的发音。所以,615这个数字的形象就是“Sheh Tuh L”,连起来念就成了“太空飞船”(shuttle)。从000到999,每个三位数在帕特森的头脑中都有独特的形象,代表着这些发音。拿这道题来说,除了太空飞船,他还有以下形象:
392 3 = m, 9 = b, 2 = n 堤岸(embankment)
611 6=sh, 1 =t, 1 =t 射出(shootout)
333 3 = m, 3 = m, 3 = m 埃米纳姆(Eminem)
517 5 = l, 1 = t, 7 = c“神探可伦坡”(Lt Columbo)
英国的高级水平课程相当于美国的大学先修课程,是为考大学的学生准备的。想要在英国上一流大学,学生必须参加3个科目的高级水平课程,而且大学会提前发布他们必须修满的学分,要求每门课都必须是A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学分不够,他们就要在困难的补录流程中互相竞争,大学通过这套流程来填补生源缺口。
在牛津贝勒比斯学院的教室里,一位18岁的黑发女生玛丽兹在做心理学A2试卷,在3个半小时、分为上下两场的考试中,她要根据课程写5篇短文。玛丽兹的压力很大,她的考试分数决定了她能不能上自己报考的伦敦经济学院。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所涉及的知识考查范围会让人喘不过气,玛丽兹必须准备大量资料,来表明自己对所考查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高级水平课程的第二年里,她和同学已经学习了6个课题:饮食行为、攻击性、关系、精神分裂症、异象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
对于前5个课题,她必须就每个课题中7个不同的问题撰写文章,每篇文章必须用12段精练且论据充分的文字阐述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内容可以包括论点或条件、已有的研究及其重要性、相反的意见、任何生理疗法(例如针对精神分裂症),以及这些与她在第一年高级水平课程中学到的基本心理学观点有何关联,以证明自己对课程的掌握。
她必须掌握35篇各不相同的文章,以及一系列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的简洁答案。玛丽兹知道今天考试的范围,但不知道具体出哪些题目,所以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到这个节骨眼上,很多学生都会不知所措。虽然他们对资料的掌握很扎实,但在接触到空白试卷,面对一分一秒逝去的时间时,考试的压力会让他们的大脑一片空白。
如果考生能事先建立起一座记忆宫殿,这时就相当有用了。今天考试的3个课题分别是人类攻击行为的演化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心理与生理疗法,以及节食的成功与失败。就攻击行为来说,玛丽兹在城堡街Krispy Kreme甜品店的窗户旁记下了母狼与饥饿幼崽的形象;就精神分裂症来说,她在商业街的星巴克里记下了摄入太多咖啡因的咖啡师的形象;至于节食,那就是谷物市场街Pret-a-Manger餐厅里一盆大得出奇、极具攻击性的植物。
她确信自己学扎实了,而且有能力把这些知识回忆起来,于是便坐在座位上。她先从节食的文章写起。Preta-Manger餐厅就是玛丽兹的记忆宫殿,保管着她学到的有关节食成败的知识。她在考试前实地走过一圈,所以对餐厅的布局与陈设了如指掌,并且在那里添加了自己非常熟悉的人物角色。现在这些角色的名字与动作就成了线索,可以帮助她回忆起写文章需要的12个要点。
玛丽兹在想象中走进店内。那株蕨类植物(恐怖电影《绿魔先生》中的食人植物)抓住了她的朋友赫尔曼,他被藤蔓紧紧缠住(restrain),够不到面前的一大盘汉堡(Mac)和奶酪。玛丽兹打开试卷,提笔写道:“赫尔曼与迈克(Mack)的约束(restrain)理论指出,尝试避免暴饮暴食可能反而会增加暴饮暴食的概率,也就是说,处在约束中的用餐者,去抑制(失控)才是其吃得太多的原因……”
玛丽兹穿过脑海中的餐厅,继续写她的文章。赫尔曼一声大吼(roar)挣脱了束缚,直线(bee)逼近餐盘,拼命吸入(inhale)意大利面,肚子都要撑爆了。“沃德尔(Wardle)与比尔(Beale)的研究支持了约束理论,发现限制自己饮食的肥胖女性实际上吃得更多(与吸入意大利面联系),她们的食量要超过那些进行锻炼的肥胖女性,也超过那些未改变自己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人。然而,奥格登认为……”
文章继续下去,玛丽兹的意识沿着顺时针方向在餐馆中徘徊,找到了有关饥饿与饱餐界限模型的线索,找到了文化中有关肥胖的偏见,发现了根据逸事证据得出的节食数据问题,还有与脂蛋白脂肪酶水平(“小块粉色柠檬”)较高有关的新陈代谢差异,以及其他内容。
从Pret-a-Manger餐厅出来,她接着来到Krispy Kreme甜品店,新的意识之旅与攻击行为的演进解释有关,店内的陈设给予了她联想回忆的线索。然后她来到了星巴克,疯狂的咖啡师、店铺格局和顾客让她找到了线索,完成了关于精神分裂症生理疗法的12段文字。
玛丽兹在贝勒比斯学院的心理学教师正是詹姆斯·帕特森,贝勒比斯学院的教师在申请带学生实地考察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前往赛德商学院听一场讲座,或是前往牛津的阿什莫尔博物馆或博德利图书馆参观,帕特森却不是这样。
他的申请更多是想带学生去城里几家不一样的餐馆,那里有舒适的环境,他们可以展开想象,打造自己的助记方案。为了让学生把35篇文章的内容牢牢记住,他们会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课题。一个小组在餐馆和贝勒比斯校园里熟悉的地点搭建记忆宫殿,另一个小组使用字钩法,其他小组则把课题和歌曲、电影中的形象联系起来。
在帕特森带学生进行助记旅行搭建记忆宫殿之前,他已经在课上详尽地讲解了资料,好让他们充分理解。在6周的时间里,他们每周都会去一间不同的咖啡馆喝咖啡,熟悉那里的布局,讨论如何利用想象在咖啡馆里安插形象的人物,并以此作为线索,记忆考试时需要的心理学内容。
毕业生金成铉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这种技巧准备大学水平的心理学考试,她从教学幻灯片、课外阅读及笔记中收集所有资料,把材料整理成核心观点——并不是逐字逐句摘抄。接下来,她要选择一个地方作为自己的记忆宫殿,把每个核心观点和宫殿中的一个位置对应起来,在脑海中完成可视化。然后在每个位置添加一些疯狂的东西,以联系各个核心观点。
当坐在考场看到题目时,她会先用10分钟的时间,让意识在相关的记忆宫殿里走一圈,列出写文章需要的核心观点。如果忘记了某一点,她会先写下其他点,等过后再补充空白。等大纲草拟完成,她便开始动笔,忘掉一些东西并不会让她产生压力。在学习助记方法前,她从未尝试跳过某个想不起来的要点,等过后再补充,但这些助记技巧让她很有信心,因为她知道漏掉的内容随时会被回忆起来。
来源:
《认知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