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哈工大师生突然收到了MATLAB正版软件取消激活的通知。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服务于全世界上百万名数学家和工程师,也是中国工科学生绘制论文图表的首选软件。
因哈工大被纳入实体清单,在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下,MATLAB将对哈工大师生强行停止授权,即使是在已付费的情况下。
截止2020年9月,国内共有 13 所被列入「实体清单」的高校,其中包括10所985高校。
MATLAB事件只是中美脱钩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商业软件在我国的科研生产中影响还较为有限。在MATLAB替代品的讨论中,也有人提到了开源软件,例如Octave等。
与商业软件相比,开源软件有着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比如数据库产品常常基于Mysql、 MariaDB和 MongoDB
这一类开源数据库软件的核心代码;
平常浏览的网站,大多都是使用开源的 Nginx
或者 Apache
服务器软件搭建;
此外,谷歌的Tensorflow以及Facebook的PyTorch
也经常被数据科学家们当作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代码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开源软件本身难以受美国封锁,但开源软件的开发、维护、升级等整个生命周期往往需要开源软件平台的支撑,而支撑开源软件的平台本身却是商业平台,例如处于垄断地位的GitHub。
开源无国界,但被微软收购后的 GitHub,却是有国界的。毕竟它是一家美国企业,需要遵守美国的出口管控条例。
2019年初,一位伊朗开发者的 GitHub 账号被禁,原因是自己的所在地伊朗受到美国制裁,并且目前整个伊朗地区的 GitHub 账号均无法使用,连让该地区开发者下载备份数据的机会都没有。
不仅如此,定居在克里米亚的21岁俄罗斯公民的账号同样遭到封禁,点击「封禁理由」则会跳转到关于美国贸易管制的网页,该网站告诉他正处在一个「受美国制裁的国家」。
虽然单一的开发者可以迁移他的项目到其他平台,但这会损失大量的原有用户。而对于团队开发者来说,这种迁移是不可想象的。
如何能在享受开源红利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仍是处在如今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的中国程序员们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
来源: